基本解释
汉字:奏状
拼音: zòu zhuànɡ
繁体:[奏狀]
注音: ㄗㄡˋ ㄓㄨㄤˋ
五笔:dwgd udy
相关词语:
封奏
先斩后奏
奏草
鼓奏
九奏
齐奏
迭奏
须奏
奏参
奏报
傅奏
奏补
奏最
奏荐
奏稿
奖状
实状
失状
招状
勺状软骨
景状
赃状
不可名状
原状
不可言状
千态万状
门状
段太尉逸事状
颜状
模状
单字解释:
"奏"字的详细解释
"状"字的详细解释
【奏状】的引证解释
⒈ 犹奏章。
引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熙河之师》:“高若訥 作中丞,与小黄门同监修祭器,遂同书奏状,议者非之。”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一·各文之始》:“奏疏之名不一:曰上疏,曰上书,曰奏剳,曰奏状,曰奏议。恐其漏泄,俱封囊以进,故谓之封事。臣告君之辞也。”
清 恽敬 《上董蔗林中堂书》:“下之於上也,有奏状之言,有制詔之辞……易矣而实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