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咄唶怎么读 咄唶的意思

  • duō

基本解释

汉字:咄唶

拼音: duō zé  

繁体:[咄唶]

注音: ㄉㄨㄛ ㄐ一ㄝˋ 

五笔:kbm kajg

相关词语: 咄咄逼人 叱咄 诃咄 汩咄 咄嗟 骨咄 咄欪 咄嗟立办 咄咄怪事 喃喃咄咄 咄叱 震咄 书空咄咄 咄骂 怪事咄咄 咳唶 嗟唶 迫唶

单字解释: "咄"字的详细解释 "唶"字的详细解释

【咄唶】的意思详解

⒈  叹息。

⒉  犹咄嗟。呼吸之间。形容时间短暂;迅速。

【咄唶】的引证解释

⒈  叹息。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孙权 ﹞见﹝ 蒙 ﹞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
明 徐渭 《宴游西郊》诗:“长空生咄唶,懊绪付娉婷。”
清 孙枝蔚 《行子吟》之三:“壮士能相笑,乃与商贾亲,咄唶復咄唶,行子良苦辛。”

⒉  犹咄嗟。呼吸之间。形容时间短暂;迅速。

《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李善 注:“言人命叱呼之间,或至夭丧也。”
元 揭傒斯 《春日杂言》诗之二:“一朝际风尘,身贵位益崇,死生好恶间,咄唶生秋风。”

【咄唶】的国语辞典

⒈  叹息声。

《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吕蒙传》:「常穿壁瞻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

⒉  形容时间的短暂。

《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热搜词语

热搜汉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