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牍怎么读 公牍的意思

  • ɡōnɡ

基本解释

汉字:公牍

拼音: ɡōnɡ dú  

繁体:[公牘]

注音: ㄍㄨㄥ ㄉㄨˊ 

五笔:wc thgd

近义词:公函公文文移

相关词语: 崖公 公学 公厨 徇公 大公 愚公 不公 太公望 公绪 公平 公意 公荐 兄公 老公 公养 牍背 牍书 牍尾 牍聿 谳牍 狱牍 宪牍 函牍 试牍 箧牍 觚牍 两牍 巨牍 匦牍 秉牍

单字解释: "公"字的详细解释 "牍"字的详细解释

【公牍】的意思详解

⒈  公文。指官方的记载、文告等。

【公牍】的引证解释

⒈  公文。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误助》:“今人有复名而单书一字者, 刘韶美 名 仪凤,守 蜀 郡,尝有公牘至省部,单书一 仪 字。”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公牍序》:“公牘之体:曰奏疏,下告上之辞也;曰咨文,平等相告也;其虽平等而稍示不敢与抗者,则曰咨呈;曰札文,曰批答,上行下之辞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邮政上》:“凡朝廷之詔旨,臣工之章疏,本管之上下文移,隔省之关提、照会,统谓之公牘。”
章炳麟 《文学论略》:“以比类知源为要者,典章是也;以便俗致用为要者,公牘是也。”
鲁迅 《华盖集·答KS君》:“倘要开头,他们还得有一个更通古学,更长古文的人,才能胜对垒之任,单是现在似的每周印一回公牍和游谈的堆积,纸张虽白,圈点虽多,是毫无用处的。”

⒉  指官方的记载、文告等。

姚华 《论文后编·源流》:“无韵之作随其所志,各自成名,大抵公牘私著,两别而已。公牘变於《尚书》,私著畅於诸子。”

【公牍】的国语辞典

⒈  公文。

公函 公文 文移

热搜词语

热搜汉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