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公断怎么读 公断的意思

  • ɡōnɡ
  • duàn

基本解释

汉字:公断

拼音: ɡōnɡ duàn  

繁体:[公斷]

注音: ㄍㄨㄥ ㄉㄨㄢˋ 

五笔:wc on

近义词:公评

相关词语: 公都 公丁 公调 公典 公电 公玷 公第 公除 公储 公畜 公畴 公仇 民办公助 公朱 公国 断根绝种 一刀两断 横断 断国 断事官 推断 断续 了断 倒断 断代史 断运 断鸢 断猿 断辕 断雨

单字解释: "公"字的详细解释 "断"字的详细解释

【公断】的意思详解

⒈  秉公判断。

arbitration;

⒉  官府判决。

(以私商为第一步,公断为第二步)

⒊  由非当事人仲裁。

根据几方面报告进行公断。

⒈  由第三者进行裁决的行为或实例。

被联盟中温和的公断结合在一起。

umpirage;

【公断】的引证解释

⒈  秉公判断。

郑观应 《盛世危言·日报》:“如有无端詆毁、勒诈财贿,祗準其禀明上司委员公断,以存 三代 之公。”
张天翼 《脊背与奶子》:“祥大嫂子在数说着 任三嫂 的罪状。她用了很多重复的句子,一直说到 任三嫂 抓回来。她要请族人当了祖宗的面公断。”

⒉  官府判决。

《老残游记》第十四回:“赎身一事又分两层:以私商为第一步,公断为第二步。”

【公断】的国语辞典

⒈  秉公判断。

《老残游记·第一四回》:「就托齐河县替他当堂公断一下,仍以私了结局。」

⒉  公家判断。

如:「公事公断」。

热搜词语

热搜汉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