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汉字:公才公望
拼音: ɡōnɡ cái ɡōnɡ wànɡ
繁体:[公才公望]
词性:成语
注音: ㄍㄨㄥ ㄘㄞˊ ㄍㄨㄥ ㄨㄤˋ
五笔:wc ft wc yneg
相关词语:
公财
公章
公私两便
吨公里
公文帖
公职人员
国际公法
东园公
夏黄公
商山四公
遗公
任公子
亲公
公羊子
公壤
大才槃槃
简才
丰才
骄才
王佐才
才人书会
官才
超世之才
德薄才鲜
弱才
老秀才
才藻富赡
五才
名才
高世之才
单字解释:
"公"字的详细解释
"才"字的详细解释
"公"字的详细解释
"望"字的详细解释
【公才公望】的引证解释
⒈ 谓相当于三公辅相的才识和名望。
引《梁书·王暕传》:“暕 年数岁,风神警拔。时 文宪 作宰,宾客盈门,见 暕 相谓曰:‘公才公望,復在此矣。’”
【公才公望】的国语辞典
⒈ 语本南朝宋·刘义庆指三公或辅弼大臣的才识和名望。
引《世说新语·品藻》:「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
《梁书·卷二一·王暕传》:「时文宪作宰,宾客盈门,见暕相谓曰:『公才公望,复在此矣。』」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卷七四》:「然公才公望,圣主探知,卿贰之迁,定当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