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仁至义尽怎么读 仁至义尽的意思

rénzhìjìn

基本解释

汉字:仁至义尽

拼音: rén zhì yì jìn  

繁体:[仁至義盡]

词性:形容词#成语

注音: ㄖㄣˊ ㄓˋ 一ˋ ㄐ一ㄣˋ 

五笔:wfg gcf yr nyu

近义词:情至意尽无微不至

反义词:不仁不义不教而诛以怨报德作威作福冷酷无情惨无人道惨绝人寰漠不关心穷凶极恶

相关词语: 仁恩 仁勇 强仁 苡仁 麻木不仁 皇仁 辅仁 潘仁 麻仁 友仁 仁士 仁者能仁 效仁 仁智殿 假仁假义 至务 止于至善 纷至踏来 至法 无微不至 至迟 至公堂 至死不变 辐至 一至于斯 感人至深 至概 往至 至竟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单字解释: "仁"字的详细解释 "至"字的详细解释 "义"字的详细解释 "尽"字的详细解释

【仁至义尽】的意思详解

⒈  表示对人的规劝和帮助已经达到最大限度。

虚极静笃道乃见,仁至义尽余何忧。——宋·陆游《秋思之十》

most perfectly fulfilled both in love and duty;

【仁至义尽】的引证解释

⒈  原指古时年终极其虔诚地祭享对农事有功的诸神、万物,以为报答,谓蜡祭极尽了仁义之道。后用以形容对人的爱护、关心、帮助尽了最大努力。

语出《礼记·郊特性》:“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
孔颖达 疏:“不忘恩而报之,是仁;有功必报之,是义也。”
宋 陆游 《秋思》诗之十:“虚极静篤道乃见,仁至义尽餘何忧。”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圣作明述,仁至义尽,臺省诸公尚其知感知畏哉!”
冰心 《斯人独憔悴》:“况且他们还说和我们共同管理,总算是仁至义尽的了!”

【仁至义尽】的国语辞典

⒈  原指祭祀有功于农事诸神,极尽仁义之道。语本后用以指尽最大的努力,以关怀照顾他人。明·沈受先。

《礼记·郊特牲》:「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
《三元记·第三六出》:「诏曰:『恤贫者仁,乐施者义,仁至义尽,实宜宠褒。』」

穷力尽心

穷凶极恶以怨报德

热搜词语

热搜汉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