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两观之诛怎么读 两观之诛的意思

liǎnɡɡuānzhīzhū

基本解释

汉字:两观之诛

拼音: liǎnɡ ɡuān zhī zhū  

繁体:[兩觀之誅]

注音: ㄌ一ㄤˇ ㄍㄨㄢ ㄓ ㄓㄨ 

五笔:gmww cm pp ytfy

相关词语: 两清 两片嘴 两墯 两轮 百两篇 两唐 三长两短 两粤 两雄不俱立 两善 忠孝两全 老两口 两脚书橱 两甄 判若两人 观音兜 大观舞 观台 察言观行 观形察色 骇观 总明观 观于海者难为水 玄都观 鱼篮观音 考观 斐然可观 静观默察 窥观 还观

单字解释: "两"字的详细解释 "观"字的详细解释 "之"字的详细解释 "诛"字的详细解释

【两观之诛】的意思详解

⒈  语本汉·刘向《上灾异封事》:“自古明圣,未有无诛而治者也,故舜有四放之罚,而孔子有两观之诛,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后遂以“两观之诛”喻指为了国家安定而对乱臣贼子所施行的必要的杀戮。

【两观之诛】的引证解释

⒈  参见“两观”。参见“两观”。

语本 汉 刘向 《上灾异封事》:“自古明圣,未有无诛而治者也,故 舜 有四放之罚,而 孔子 有两观之诛,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
后遂以“两观之诛”喻指为了国家安定而对乱臣贼子所施行的必要的杀戮。 《隋书·高祖纪上》:“近者内有艰虞,外闻妖寇,以鹰鸇之志,运帷帐之谋,行两观之诛,扫万里之外。”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奸雄独立,初明两观之诛;正教未行,仍赦同狴之罪。”

热搜词语

热搜汉字

回到顶部